古城区非遗项目展风采“热美蹉”荣获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彩云奖”银奖

来源:丽江日报 日期:2017-12-22 15:07:00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刘万宝 张桂华) 12月15日晚,云南省第十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在玉溪市聂耳大剧院举行。丽江代表队参演的传统声乐类节目纳西族“热美蹉”荣获本次展演活动“彩云奖”银奖,还代表丽江市参加了“不忘初心,守住根脉”的闭幕式颁奖晚会大型文艺演出。

  被誉为“音乐活化石”的“热美蹉”是流传在丽江纳西族地区的一种极为古老的民间原始图腾歌舞。其多声部音律直接来源于大自然,无乐器伴奏,靠口传心授传承。纳西族“热美蹉”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本次古城区代表丽江市参演的节目纳西族“热美蹉”是将流传于玉龙县宝山乡的“拉伯热美”、大具乡的“栽秧热美”和古城区大东乡的“放牧热美”等有机地组合而成。在不改变原生态歌舞粗犷、豪放等本真特点的基础上,在唱腔、舞步等方面均作了适当的改编和改进。同时,在演出服饰的搭配上也进行了相应的创新与改良,因而在舞台上更加彰显出纳西人高挑俊美的民族精神气质。

  本届歌舞乐展演以“展示民族艺术风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汇聚了全省16个州市22个民族的63个声乐、舞蹈和器乐类节目。大赛分传统类和创新类进行评奖。共有1000多名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和基层文化工作者参加。

  展演期间,丽江市文化馆的秦之宇、古城区非遗中心的张桂华、古城区文化馆的木诚还被大赛组委会安排参加了15日下午举行的“编导点评会”。著名民族音乐学家、评委黄波、吴学源、刘太平、吴思明等在点评过程中多次以纳西族“热美蹉”为例,就非遗类传统声乐节目在编排过程中如何把握好民族民间传统声乐的风格特征及其原始本真性,同时兼顾舞台呈现效果等进行了阐述和点评,对纳西族“热美蹉”节目给予高度评价。

  云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德聪在会议总结时指出,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是全省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本届展演活动得到了各州市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参与,大家很好地把握了展演的新规则和新要求,尤其是有大批年轻人也加入了本次展演活动,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展示展演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根据组委会安排,纳西族“热美蹉”节目还被选送参加分别在玉溪聂耳文化广场和玉溪市春和镇刘总旗社区广场举行的下乡演出活动。

  纳西族“热美蹉”节目入选参加云南省第十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活动后,古城区文广局高度重视,多方协调,在经费和人员上予以全力支持。为保证参演节目的质量,古城区非遗中心还特邀了纳西族知名编导和占强老师担任节目创意和编导,参演人员则分别由纳西族“热美蹉”2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玉龙县民族文化工作队3名青年歌手和部分纳西族民间优秀歌手、艺人以及市、区文广系统部分文化工作者等共计16人组成。在长达1个多月的节目排演过程中,全体参演人员牺牲周末和中午休息时间进行认真训练和排演,使参演节目以较高的水准赴玉溪参赛并获奖。

  “此次参演活动得到市、区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领导的关心支持。感谢市文广局、市文化馆给予基层文化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这样的展示展演平台,感谢玉龙县民族文化工作队的鼎力支持,同时也感恩我们的纳西族先民为我们创造和留下了如此灿烂而厚重的民族文化遗产。”参赛演员、区文化馆工作人员木诚说。